Mobile Menu Expand

2018-05-31~文章分享~黃瑽寧:三種依附關係,你家孩子屬於哪一型?(上)

社會版令人心碎的新聞:十七歲的小雨,只因為男朋友與她分手,哭了一整夜後,竟然選擇跳樓自殺。二十歲的阿明,無法忍受前女友與其他男生曖曖昧昧,藏著兇器到宿舍談判,情緒失控之下揮刀砍了女孩,成了殺人兇手。

或許此刻的您,心裏正嘀咕著:「黃醫師,我的孩子年紀一個才剛上幼兒園,一個才剛上小學,這些情殺案件,距離似乎有些遙遠。等他們青春期後,我再來擔心這些事情吧。」

好吧,那麼我改說幾則身邊發生的親子日常相處故事,大家聽聽看熟不熟悉:
三歲的大寶,已經上幼兒園三個月了,但每天上床睡覺之前,都還是會哭喊著不想上學。早上哭哭啼啼的到了校門口,大寶總是要反覆確認:「媽媽妳會來接我嗎?妳會第一個來接我嗎?」即便媽媽再三保證,大寶依然面露恐懼,不肯放開媽媽的手。
七歲的小安,坐在餐桌上掉淚,因為媽媽說沒吃完青菜不准下桌。母女僵持了一小時後,媽媽說:「算了,不吃就收起來!」小安聽了,竟沒有因此而破涕為笑,反而放聲大哭,叫喊著:「我吃得完!不可以收!」
十歲的威威,明明沒有做錯事,卻在學校被老師冤枉,罰不准下課外加抄課文十遍。他悶悶不樂的回家,媽媽問:「你幹嘛臭臉?」威威看了媽媽一眼,欲言又止,最後聳聳肩,走進房間說:「沒事。」 大寶、小安和威威,和父母的親子關係似乎都出現了一些問題,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嚴重,但是這些焦慮,或不安全的依附關係,卻是心理學研究中,可能會影響未來男女交往,或者夫妻關係的潛在因子。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希望孩子將來談戀愛時,能遠離恐怖情人,甚至自己不要成為別人的恐怖情人,能夠有個健康而穩定的親密關係,或許不能等到青春期,而是「現在」就要開始打好根基。父母與孩子的依附關係,會影響一個人未來的情感模式,證據來自二十世紀以來,與「依附理論」相關的眾多研究。

依附理論的萌芽

依附理論的始祖,是上一個世紀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鮑比在1940年代,輔導了一群犯罪的少年,他發現這些孩子不僅喜歡偷東西,而且對於任何人都不信任,人際互動也非常冷漠。好奇心的驅使下,他訪談了其中四十四位孩子,才得知這些孩子所成長的童年,大多是與母親分開,甚至是被母親遺棄的,於是他將這些訪視內容,整理為一篇名為《四十四個少年小偷:他們的性格,以及家庭生活》。在這一篇早期的研究報告中,鮑比劃時代的提出現代依附理論的雛形:童年時期親子依附關係的好壞,會影響未來的性格與人際互動。這個觀念在現代人聽起來,似乎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發現,然而在那個行為主義當道的年代,這項說法遭到許多心理學家的訕笑。在當時,親子關係不僅不被重視,甚至一個媽媽如果給嬰兒親親抱抱,還會被醫生糾正,說口水細菌很多,只有愚婦才會親小孩。寶寶出生之後,心理學家建議媽媽早早訓練寶寶自己睡覺,上學後最好通通住校,這樣才能砥礪出獨立自主的堅強人格,這是二十世紀初育兒的主流思想。

然而約翰•鮑比卻不這麼認為。在他的觀察中,從嬰兒時期一直到兒童期,孩子與母親(或其他可依附的家人,比如說父親,祖父母等)如果能建立一個溫暖、親密、而且長久的關係,對於大腦的所有發展都有益處。同理可推,如果照顧者長時間與嬰兒分離,再次見面時嬰兒所表現出的生氣、憤怒、甚至對照顧者拳打腳踢的行為,正代表著他因分離焦慮,由愛生恨的情緒發洩。上述的「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一詞,現代父母皆耳熟能詳,其實就是來自鮑比1959年的同名學術論文。

三歲定終身,關鍵在出生後的三個月!

約翰•鮑比是依附理論的鼻祖,但是讓依附理論發揚光大的第二把交椅,其實是他的學生瑪麗•安沃斯(Mary Ainsworth)。瑪麗•安沃斯在1950年加入鮑比老師的實驗室,但在1953年,因為丈夫被外派到烏干達工作,她嫁雞隨雞的也只好放下倫敦的學術研究,遠赴東非烏干達的坎帕拉城。閒著也是閒著,個性積極的安沃斯,決定就地取材,跟身邊的烏干達媽媽們博個感情,觀察一下他們的育兒方法。她每兩週就會去拜訪同一個家庭,每次相處兩個小時,長達九個月的時間,一共蒐集了二十六個家庭的母嬰相處模式。經過她的歸納整理,安沃斯提出了母嬰關係中,重要的三種依附型態:安全依附型、焦慮依附型、與逃避依附型(註1)。為了證實這三種依附型態的存在,安沃斯在回到美國之後,設計了著名的「陌生情境實驗(strange situation)」,來重現這三種依附型態的嬰兒氣質。這些被觀察的嬰兒都是在一歲左右,安沃斯請媽媽暫時消失不見,由陌生人照顧幾分鐘,然後媽媽再度出現,此時由嬰兒的反應來判斷,這些嬰兒屬於哪一種依附型態:
1. 安全依附型:當媽媽離開時,嬰兒呈現可接受的哭泣;但在媽媽回來之後,嬰兒快速的從媽媽的擁抱中得到安撫,然後繼續探索環境。
2. 焦慮依附型:當媽媽離開時,嬰兒有強烈的分離焦慮;媽媽回來之後,嬰兒雖然想要擁抱,卻是對媽媽拳打腳踢,甚至咬人。
3. 逃避依附型:當媽媽離開時,嬰兒會四處張望尋找媽媽;但是等媽媽回來後,嬰兒卻對媽媽的擁抱沒什麼反應,甚至還會逃避。

安沃斯的研究除了定出嬰兒的三種依附型態,也狠狠的賞了行為主義派的心理學者一個巴掌。她發現出生前三個月較常被擁抱的嬰兒,反而在一歲時較不黏人,更容易建立母嬰的安全型依附關係。另外,享受於親餵母奶的媽媽,也比較容易帶出安全依附型的嬰兒(請注意,重點在「享受」,而不是母奶)。安全依附的嬰兒所擁有最大的關鍵,就是媽媽對嬰兒需求的敏感度;只要媽媽在前三個月願意多認識嬰兒,多猜猜他們在想什麼,盡力的去滿足寶寶,那麼在一歲的時候,嬰兒就比較少哭鬧,比較多表情,比較多手勢,也發出比較多聲音。俗話說三歲定終身,安沃斯的研究告訴我們,關鍵在出生後的三個月!

依附型態是否被從此定型,關鍵在於父母

為什麼嬰幼兒時期的依附關係,可以影響如此深遠?其實這概念並不難理解。當脆弱的初生嬰兒發出某種需求訊號時,照顧者若願意主動的回應,而且反覆嘗試理解,久而久之,大腦就會產生被愛與接納的安全感。當這種信念深入潛意識之後,將來就算與母親短暫的分離,也不會讓情緒波動太大,大腦仍然可以正常的運作。但另外兩種通稱「不安全依附型」的嬰兒,雖然也同樣發出需求訊號,卻因照顧者為了訓練的目的而「刻意忽略或否決」,比如說這個也no不可以,那個也no不可以,進而讓嬰兒大腦無法得到滿足的回饋。久而久之,某些嬰兒就會變成「恐怖情人」,對分離產生強烈的焦慮與不安全感,或者乾脆放棄被回應的期待,你不理我就算了,我也懶得理你。

現在請大家仔細的想一想:人生中第一個親密關係,不就是和父母之間所建立的親情嗎?如此關鍵的親密關係經歷,若因失敗而走向焦慮依附型,或逃避依附型,將來長大之後,潛意識裡會用什麼心態,來面對同樣是親密關係中的男朋友、女朋友、丈夫、或是妻子呢?

作者: 小兒感染科 黃瑽寧 文章出處: https://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baby
  2018-05-31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