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 Menu Expand

106-07-13~文章分享~以「遊戲」來促進感覺統合


遊戲是讓孩子成長的動力

「如果寫作業和上體能課能像遊戲一樣好玩就好了!寫作業和上體能課時,大人的要求都很高,而且規定又一堆。」小盛曾經對我這樣說過。小盛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喜歡動態性的活動,也總是感覺到挫折感,他在學校裡不喜歡盪鞦韆、溜滑梯,但在治療室中卻願意嘗試這些遊戲,因為他覺得來這邊只是在玩,而且可以自由自在的玩,沒有人會逼迫他做不喜歡的事情。

有段話對於我的臨床生涯產生了深重的意義:「如果看到一個孩子突然不玩耍了,會讓我們覺得不太對勁,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生病了。因此,遊戲對於孩子的生活何等重要,也是讓孩子成長的主要動力。」




「感覺統合」和「遊戲」密不可分


其實遊戲和感覺統合的理念不謀而合:
1.感覺統合強調孩子主動參與,而遊戲強調孩子要有動機參加,有動機才能主動參與。

2.感覺統合強調大人不給予過多的肢體或口語干涉,而遊戲強調孩子具有「控制感」,過程中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天馬行空的創造出專屬的故事情境。
因此,「感覺統合」和「遊戲」之間密不可分,且相輔相成,透過遊戲促進孩子的感覺統合,也透過感覺統合增加孩子遊戲的能力。
「遊戲」是孩子最主要的學習方式,建立在「有趣」、「自由」與「想像力」之上,當感覺統合活動失去上述的本質,孩子感受到的不是快樂的遊戲時間,而是沉重的訓練課程。



孩子「玩」對了嗎?

學者Neumann曾提出,遊戲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1)內在動機
(2)能自我控制
(3)富涵想像

1.如何誘發孩子的內在動機?

◎將孩子「有興趣的事物」融入感覺統合遊戲之中。這部分對於大人而言最難的,因為我們很少去了解孩子的世界和想法,例如孩子喜歡什麼卡通、玩具?甚至也不知道他們在玩遊戲時是否有個「想像的玩伴」。(推薦一部近期的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Out)」,可以幫助我們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遊戲具有「剛剛好」的挑戰,而這些挑戰不會讓孩子感覺到焦慮或害怕,並確認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完成挑戰,並得到成就感(例如完成後會有興奮、快樂的感覺,並向夥伴或大人炫耀)。

◎「正向」且明確的回饋可以讓孩子了解自己表現得如何而自我進行調整,例如孩子沒有達成我們所設定的遊戲目標時,可以對他們說:「如果剛剛能夠跳高一點會更棒唷!」


2.如何讓孩子在遊戲中具有主導權?

◎遊戲的環境充滿支持性,周遭的人、事、物令孩子感受到安全感,遊戲前應先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熟悉遊戲的環境與夥伴,並盡可能排除會令人感到威脅的物品,例如:
●營造友善的環境,陪伴的大人和夥伴不具有威脅性。
●應考量孩子的心情、身體狀況和壓力。
●遊戲規則是孩子可以接受的。
◎盡可能增加孩子的成功與快樂的經驗,讓他們有自信可以決定如何進行遊戲,不用過度擔心失敗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3.如何讓孩子在富涵想像中玩遊戲?

◎在遊戲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將他們自己、環境、夥伴或整個活動都加上自己的想像,例如玩盪鞦韆時,可以想像自己坐在海盜船上隨風浪擺盪;玩滑車時可以想像自己正在駕駛著車子於賽車場上奔馳。
◎想像力與平時的生活經驗有關,多閱讀繪本、適當接受多媒體刺激或外出旅遊,皆可增加孩子的想像力,與現實生活有密切關係的想像更能讓孩子將所獲得的感覺統合元素應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本文摘自 Mababy
http://www.mababy.com/newkm/article.aspx?sno=0005246
  2017-07-13
   
      回首頁